完整社區建設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,是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關鍵抓手,更是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暖心工程。河南省平頂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以《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指南》為指導,圍繞“黨建引領、設施完善、服務優質、治理高效”的目標,統籌推進社區規劃、建設、管理、服務全鏈條升級,打造一批“有溫度、有活力、有品質”的幸福家園,為城市更新注入民生溫度與治理效能。
2025年,平頂山市計劃建設30個完整社區試點,現已高質量建成7個,超額完成階段目標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先進經驗。
規劃領航:繪就社區“幸福藍圖”
“以前小區設施老舊,現在規劃得井井有條,連養老中心、兒童樂園都安排得妥妥當當,我們心里特別踏實。”衛東區東安路街道東苑社區居民李阿姨說。
科學規劃“一張圖”。平頂山市將完整社區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,明確公共服務、基礎設施、公共空間等配置標準,推行“一社區一策”,分類制定老舊社區改造和新建社區提升方案。
政策支撐“組合拳”。探索出臺《平頂山市完整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》,建立“財政補貼+社會資本+居民眾籌”多元投入模式,撬動社會資金參與改造。
打造共建“新格局”。住房城鄉建設、民政、衛健等部門協同推進,依職能明確職責分工,建立高效的聯動機制、加強協作,凝聚各方力量形成“一盤棋”工作合力,有力推動各項任務高效落實。“現在社區問題解決得又快又好,居民反映的‘停車難’問題一周內就有了回應。”湛河區馬莊街道電力社區居民張先生說。
設施筑基:打造社區“幸福標配”
“孩子放學有專業的托管服務,老人白天也能得到貼心的照料,我們上班族再也不用為孩子和老人的事‘兩頭跑’了。”電力社區居民張女士感慨道。
“一老一小”服務“雙升級”。平頂山市嵌入式建設“養老+托育”雙中心,整合日間照料、普惠托育、健康管理等功能,打造“銀發學堂”“童趣天地”,推廣智慧助老、親子驛站等服務,實現“養老不離家、托育不出社區”。“社區有了托育中心,孩子放學有人管,我們上班也能安心了。”新華區礦工路街道幸福街社區雙職工家庭劉女士高興地說。
便民服務“微循環”。構建“15分鐘生活圈”,引入24小時便利店、共享藥房、智能快遞柜,升級社區食堂、課后托管班等服務項目,完善家門口的服務網絡,激活社區“微細胞”,讓居民的日常生活“小事不出社區”。住在衛東區東安路街道葡萄園社區的劉大爺笑著說:“現在買菜、拿藥、吃飯都在家門口,方便得很。”
邊角空間“煥新生”。利用社區閑置角落,打造“共享花園”“共享書吧”“健身長廊”“鄰里會客廳”等特色空間,舉辦鄰里市集、文化沙龍等活動,促進社交消費與社區凝聚力雙提升。幸福街社區居民趙阿姨說:“以前廢棄的角落新建了豐收園、百花園‘雙子’游園和共享書屋,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,鄰居們常聚在這里聊天,太便利了。”
痛點破解“零容忍”。平頂山市利用邊角地、閑置地新建立體停車場、智能充電樁,消除“飛線充電”等安全隱患,破解“停車難”“充電難”痛點。家住新華區的居民陳先生說:“充電樁裝好了,再也不用提心吊膽拉電線充電了。”
治理增效:筑牢社區“幸福基石”
“參與社區服務后,鄰居們對我們更信任了,工作也更有成就感了。”黨員志愿者小林說。
“現在有問題能隨時溝通,物業響應速度快多了!”業委會成員吳女士對社區治理的變化贊不絕口。
紅色網格“織密網”。平頂山市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,構建“社區黨委-網格黨支部-樓棟黨小組”三級體系,推行黨員“雙報到”和“責任區認領”制度,推動黨建與物業管理、居民服務深度融合。“黨員帶頭打掃衛生、調解矛盾,社區氛圍越來越和諧。”新華區光明路街道供應處小區居民周姐說。
三方聯動“解難題”。建立“社區+物業+業委會”三方聯動機制,定期召開聯席會議,解決公共設施維護、垃圾分類以及“停車難”“充電難”等事項,共同破解“民生難題”。
創新機制“激活力”。完善居民自治章程,制定《社區居民公約》,明確公共空間使用、糾紛調解等規則,增強居民自我管理意識。創新推行“積分制”管理,對參與社區志愿服務、文明創建的居民給予積分獎勵,積分可兌換社區公共服務,優先使用活動室、抵扣物業費,充分激發了居民的共建熱情。
文化浸潤:凝聚社區“幸福共識”
“墻上的老照片讓我們回憶起了社區的歷史,特別有歸屬感。”葡萄園社區的老居民吳叔說。
文化符號“留鄉愁”。平頂山市挖掘社區文化符號,通過老照片征集、口述歷史提煉社區文化IP,設計特色logo、主題墻繪,舉辦“社區故事會”活動,增強居民歸屬感和認同感。
鄰里活動“暖人心”。舉辦“百家宴”“舊物置換市集”“社區微更新設計賽”等品牌活動,組建合唱團、書畫社,打破“陌生人社會”壁壘,營造熟人社區氛圍。新搬來的住戶小李說:“參加活動后,很快認識了鄰居,再也不覺得孤單了。”
共享文化“促和諧”。常態化開展“社區鄰里節”等活動,組建合唱團、書畫社等興趣團體,設立“共享工具屋”“愛心菜園”,促進居民融合,倡導資源共享、互助共贏理念,培育鄰里共享文化。居民小陳說:“誰家需要工具直接借,菜園里的蔬菜大家一起分享,鄰里關系更親密了。”
平頂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楊洪濤表示,完整社區建設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“細胞工程”,更是城市更新進程中的民生根基,必須堅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的理念。平頂山市將完整社區建設與城市更新深度融合,通過規劃先行擘畫藍圖、設施升級補齊短板、治理創新凝聚合力、文化浸潤滋養精神,實現了社區從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優居”的跨越。下一步,平頂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推動完整社區建設與城市更新同頻共振、提質擴面,讓更多居民享受到“家門口的幸福”。